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对市十三届政协三次会议第35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4-09-27 15:41:40

类 别:B

宝鸡市民政局              签发人:刘天宏

宝民函〔2024〕67号

对市十三届政协三次会议第35号提案的答复函

中国民主同盟宝鸡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提案》(第35号)收悉。首先,感谢你们对养老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始终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围绕“一四五十”发展战略,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以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出台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性文件被省民政厅在《陕西民政》向全省推介,改革试点工作经验被民政部《社会福利》杂志刊载推广,发展的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

(一)建立了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一是惠民政策落实有力。养老服务机构税费减免和水、电、气、暖居民价格全部落实。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聘用人员薪酬待遇和运转维护经费足额发放。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施行后,联合行政审批部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机构登记备案和监管工作的通知》,规范养老机构许可管理。二是支持政策创新发展。以市政府文件出台《宝鸡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运营补助机制,支持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按照养老机构标准进行改造升级,发展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将农村幸福院建设纳入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内容,与乡村振兴一体推进,每年按照最低2万元的标准给予运营补助资金。三是整体布局统筹推进。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总召集人的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形成工作合力。联合发改部门编制的《宝鸡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审定。在全省率先印发了《宝鸡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编制了《宝鸡市养老服务设施和养老产业用地规划》,对2023年至2035年全市养老服务发展进行整体布局推进。

(二)建立了多维的服务供给体系。一是政府引导和社会投入同题共答。在全省率先探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公建民营、民建公助运营模式,全市50%以上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由社会力量运营。先后赴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签约养老服务类项目12个,资金32亿元,全市养老服务发展势头强劲有力。去年10月,全省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座谈会在我市成功召开,社会组织参与全市养老服务工作桥梁更加宽阔。二是设施建设和床位改造同步推进。采取“中省补助、市县配套、社会投入”方式,建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17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141个,覆盖了所有城市社区和98%的行政村。会同卫健部门,建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9个、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13个。建成1个省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县区。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发展31个,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顺利实施。三是日间照料和上门服务同向发力。按照“政府补一点、机构让一点、老人拿一点”原则,开工建设首家老年人中央厨房已经投入运营,启动实施了五批老年人爱心助餐服务试点,累计为16万人(次)城乡结合部、“三无”小区的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配餐、送餐服务。实施“爱在宝鸡,法援护老”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公益项目,开通了老年人维权“绿色通道”。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上门助浴、助洁、助餐等服务,惠及老年人4000余人次,群众满意率、好评率均达到98%以上。

(三)建立了科学的人才发展体系。一是全员培训促整体。2013年起,连续实施“养老护理员千人培训计划”。将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纳入人社部门职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启动实施养老护理员职业能力提升工程,建立2所市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开设“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3000余名,实现所有养老护理员经职业技能培训后上岗的目标。探索建立养老护理员“学习日”制度,每周确定一天,用于学习、培训,将养老护理员培训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典型带动立标杆。连续6年举办全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积极参加省级大赛,先后3人获得全省一等奖,市民政局连续三年荣获优秀组织奖。开展“最美养老护理员”评选活动,12名护理员被省、市表彰。开展养老护理员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先后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人获得宝鸡市五一劳动奖章,3名护理员被评为“宝鸡市技术能手”,54人在竞赛中取得名次,成为养老机构业务骨干。三是广纳人才提质量。充分发挥大、中专院校资源优势,每年组织养老机构进校园招聘活动。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单位,按留用人数对单位给予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见习留用补贴。仅2023年,已引进人才50余名。鼓励在外从事养老护理行业就业的农民工返乡就业,给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岗位补贴。近年来,从天津、上海等返回的养老服务人才已占全市养老护理员的10%。依托大、中型养老企业,引导优秀的养老服务管理人才落户宝鸡,助推全市养老服务水平再上台阶。

(四)建立了完备的综合保障体系。一是智慧养老成效明显。在全省率先建成运营全市统一、集政府监管与行业应用于一体的市级“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云平台,搭建市、县(区)、镇(街)、社区、机构“五位一体”的立体化服务网络。新修订的《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印发后,上线老年人能力评估系统,定期开展评估,每月进行巡检,实现养老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对接。二是资金保障及时到位。近年来,省、市、县区累计投入2.6亿元用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运营。列支近1亿元对城乡特困供养对象服务机构进行改造提升。安排250余万元用于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上门服务和社区老年人爱心助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启动实施以来,在落实省级补助资金的同时,安排市级福彩公益金140万元。市级福彩公益金每年60%以上均用于养老服务。三是监管方式灵活高效。开展“养老服务监管效能提升年”活动,动作迅速、措施有力、成效明显,省民政厅给予通报表彰。开展了养老服务领域“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打击整治养老服务领域诈骗专项行动等,养老服务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将145所养老服务机构重点部位视频监控接入宝鸡市“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提升监管效能。

最后,感谢你们对全市养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宝鸡市民政局

2024年8月26日


(联系人:赵亮,电话:3260142)  


版权所有:宝鸡市民政局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行政中心一号楼

联系电话:0917-3260144 传真:0917-3260146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6103000068

陕公网安备61030302000214号